乙太鶴法論戰法功夫

拳術練習不能缺少從對練中去理解招式用意,沒有將對練重點放在培養技擊能力就算不上拳術;是以何為正確的架構,莫不放在技擊的合理性來衡量。就鶴拳來說首先身體姿勢要端正、手要平直拳掌正對對方、步勢要平行起步,進馬時配合呼吸發力突進而出,讓身形、步伐、肢手、呼吸同時到位,這即是鶴拳強調的意念、氣息、姿勢結構合一,就如三個人同時合力擊出一樣,無論行止都要把握三人同到的力量。要達到這樣頭、手、身、足的端正與一致性很重要,頭要提頂向上,腳底掌趾配合踏好,兩肩要鬆沉手肘要垂墜,搭手時拳指微扣平和自然,左右肢手間距比兩肩再外開一寸左右,雙腿就在屈伸兩端間感應力量,當對手攻來,要以迎身而上以身就手接下對方的攻勢,仔細感受對手力量的虛實,視對方怎攻來我就怎攻去,什麼力來我就什麼力還去,要借助來力趁勢而為,臨機自由發揮不拘泥於形式,感受對方的向量來勢強弱,我自然因應對的向量與招法,其中重點在意念而不在力量。這種理念是基於兩儀而生、動靜之間的轉換,以及陰陽的相互作用,動靜開合吞吐浮沉,立身端正待時乘勢,無論是快速的動作還是緩慢的動作,都能隨之應變,保持一貫的理念。然而,只有通過長時間的對練和體會,才能深刻理解鶴拳的精髓,這包括熟悉並理解對手的力量,並在此基礎上提升自己的功力,逐漸達到心神的領悟。

在鶴拳的動作中,要保持心靈澄靜、氣息鼓盪、頂天斂頷、身形端正、步法守度,站姿如兩輪平行而立,兩足靈活似車輪,依來勢偏重全身連動隨之移轉,以保持身體的平衡,瞬間的變化使對手難以捉摸,這種技術不僅僅是力量的比拼,更多的是自然感應能力的覺醒,靠學習能夠達到僅僅只是外型,習者如果重心分散,不妨以身就手迎身而上,不管對敵或是自我鍛鍊,只要姿勢正確都可以得到克制及改善。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練習多年純粹的功夫,卻無法運用自如,結構渙散手足身分離,這通常是因為他們自己制約自己,陷入了重心分散的問題尚未察覺,需要透過對練來糾正結構、時機上的誤差,一旦心領神會了,拳術會變得更加精進,逐漸能夠隨心所欲地運用技巧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為了追求快速達成技巧的精湛,有時候我們捨棄了自己的實踐磨練,過於追求表面的奇技炫目,忽視了實際的對練,才是淬鍊技術的核心,這種差之毫釐、謬以千里的誤解,是學習者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,因此,學習者應詳細辨析這些觀念,並避免這種誤解的發生。

發表留言